差额征税是指企业以实际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纳税人的规定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的一种方式。

差额征税是一种增值税的计税方式,旨在解决某些特定业务中无法通过增值税进项发票抵扣来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差额征税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从其取得的收入中扣除一定的成本或费用,然后以差额作为计税依据,以下是关于差额征税的详细解释:
一、差额征税的定义与背景
差额征税是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为了解决特定业务中重复征税问题而采取的一种计税方法,它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从其收入中扣除一定的成本或费用,从而减轻税负。
二、差额征税的具体规定
1、适用对象:
-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提供某些特定服务或销售无形资产、不动产时,可能适用差额征税政策。
- 具体适用的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商品转让、经纪代理服务、融资租赁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等。
2、销售额的确定:
- 对于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
-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3、会计处理:
- 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应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4、开票规定:
- 差额征税项目在开票方面有不同的规定,具体取决于项目的类型,经纪代理服务、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收取本金部分等差额开票项目,差额部分不得开具专票。
三、差额征税的举例说明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举例说明:
假设某旅行社本月取得旅游服务收入100万元,同时为旅客支付了住宿费、餐饮费、门票费等共计80万元,根据差额征税政策,该旅行社可以扣除这些支出,以差额(即100万元-80万元=2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来计算缴纳增值税。
四、注意事项
- 差额征税政策涉及的具体业务范围、扣除项目及比例等,需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执行。
- 企业在适用差额征税政策时,应确保符合相关政策条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
五、问答环节

问1:哪些业务适用于差额征税?
答:适用于差额征税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商品转让、经纪代理服务、融资租赁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等。
问2:差额征税如何影响企业的税负?
答:差额征税允许企业从其收入中扣除一定的成本或费用,从而降低计税依据,进而减轻企业的税负。
问3:企业在适用差额征税政策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企业在适用差额征税政策时,需要确保符合相关政策条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还需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税务策略。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了解差额征税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