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与地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管理级别和征收税种上。国税由国务院直管,负责全国性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等;地税由省级管理,主要征收地域性税种如房产税、个人所得税。

国税和地税在税收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征收的税收入库级次不同:国税局收的税款是直接上缴国库的,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划使用,而地税局收的税款是直接缴入地方财政金库的,归地方政府使用。
2、管理级别不同:国税由国务院直管,是国家税务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征管工作,地税则由省级管理,属于地方政府的税务系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税收征管工作。
3、征收税种不同:国税主要负责增值税、消费税等全国性、普遍性的税种的征收,地税则主要负责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地域性、特定性的税种的征收。
4、税收征管制度和信息化建设:国税具有较为完善的税收征管制度和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保障税收征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地税在税收征管方面更加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以及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5、共享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由国税和地税共享征收,增值税国税占75%,地税占25%;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国税,其余部分国税与地税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国地税按比例分享。
国税和地税在税收体系中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征收的税种和管理级别上,还体现在税收入库级次和税收征管制度等方面,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家税收体系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