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识别码即发票代码,是税务部门给予发票的编码,用于区分发票种类。

发票识别码,也称为发票代码或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部门给予发票的编码,在查询发票真伪时,需要输入发票代码,普通发票的代码为12位,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代码原为10位,自2018年1月1日起,新版增值税普通发票(折叠票)的发票代码从10位调整为12位。
普通发票代码的第1位为税务局代码(1-国税、2-地税),第2-5位为行政区划代码前4位,第6-7位为年份代码(取后两位数字,如2005年以05表示),第8位为发票行业代码,第9位为发票类别代码,第10位为金额版代码,第11-12位为批次号。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代码则有所不同,其第一至四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五至六位为年份,第七位为印刷批次,第八位为文字版,第九位为联次,第十位为金额版。
开票方识别码是指开票系统里的纳税人的识别号,也叫税号或者税务登记证号,开票方识别码是一个特定的数字串,用来识别在税务系统中的开票方的身份,企业在开具发票时,必须填写开票方识别码,以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发票识别码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申报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妥善保管自己的开票方识别码,避免泄露和误用,在开具发票时务必仔细核对识别码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避免因填写错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