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的确定方式是按工人所生产的合格品的数量(或作业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

计件工资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包括保底工资、计件单价和员工完成的产品数量,以下是对计件工资是如何定的详细阐述:
1、保底工资
生产技术复杂程度:在确定保底工资时,需要考虑岗位的生产技术复杂程度,即该岗位所需技能的难易程度。
劳动繁重程度:考虑工作的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确保工资能够反映员工的劳动付出。
工作责任大小:根据岗位的责任范围和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来确定保底工资。
劳动环境状况: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也是决定保底工资的重要因素。
岗位任职资格:根据岗位所需的最低学历、技能证书等任职资格来设定保底工资。
2、计件单价

单位时间工资标准:计件单价通常与单位时间工资标准相关联,如小时工资率或日工资率。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件单价还取决于生产每件产品所需的标准工时,这反映了工作效率和劳动强度。
市场薪酬水平: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会参考同行业或类似岗位的市场薪酬水平来确定计件单价。
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也会影响计件单价的设定,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劳动成果计量方法:选择适当的劳动成果计量方法,如个人计件、集体计件或间接计件,以公平反映员工的贡献。
3、员工完成的产品数量
合格品数量: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计入计件工资的计算,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不良品处理:对于因原材料或其他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品,应有相应的补偿机制。

超额产量奖励:对于超出正常工作量的部分,可以设定额外的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团队协作考量:在集体计件中,需要考虑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贡献分配。
特殊情况调整:对于因设备故障或其他不可抗力导致的生产中断,应有合理的调整方案。
计件工资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企业在制定计件工资时,需要确保其既能够吸引和保留员工,又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要考虑到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通过精心设计的计件工资制度,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