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纳税人识别号是企业在税务登记时获得的唯一识别码,用于标识其纳税身份。
纳税人识别号,通常简称为“税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唯一的,以下是关于发票纳税人识别号的详细介绍:
一、纳税人识别号的定义与构成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通常由15位、18位或20位码(字符型)组成,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的识别号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制的9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挂6位行政区划码共15位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对于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纳税人识别号直接使用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二、纳税人识别号的作用
1、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纳税人识别号是增值税发票上必须填写的信息之一,自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
2、保障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顺利实施:通过要求在发票上填写纳税人识别号,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从而保障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3、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纳税人识别号作为纳税人的唯一标识,有助于税务机关准确识别和管理纳税人,避免重复征税或漏税现象的发生,从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纳税人识别号的填写要求
1、购买方为企业:在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在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购买方为个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购买方为个人时,销售方可不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3、其他情况:如房地产购买方为两人共有等情况,具体填写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原则上应遵循相关政策规定。
四、相关FAQs
Q1: 纳税人识别号有多少位?
A1: 纳税人识别号一律由15位、18位或者20位码(字符型)组成,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的识别号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9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挂6位行政区划码共15位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纳税人识别号直接使用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Q2: 给个人开发票需要填写纳税人识别号吗?
A2: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的规定,所称情形并未包含个人,因此购买方为个人时,销售方可不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具有唯一性和终身不变性,它是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保障税收改革顺利实施以及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在开具发票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填写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