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在购入次月开始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则按其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计提折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处理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核算、利润的计算以及税务处理等多个方面,正确理解并执行计提折旧的政策,对于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何时进行计提折旧的问题,通过逻辑清晰的分析和表格辅助说明,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计提折旧的基本概念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技术进步或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的价值减少,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应当在其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这些资产的成本,这一过程称为计提折旧,计提折旧的目的在于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逐渐消耗,并将其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
二、计提折旧的时点与条件
1. 购置时点
固定资产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这意味着,一旦固定资产安装调试完毕,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无论是否立即产生经济效益,都应从下一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2. 停用与重新启用
停用期间:如果固定资产由于非季节性原因停止使用,且预计未来不会恢复使用,则应停止计提折旧,并将未提足的折旧额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重新启用:若固定资产在停用后又恢复使用,应从恢复使用的次月起重新开始计提折旧。
3. 报废与处置

固定资产报废或处置时,需停止计提折旧,并根据实际处置情况调整账面价值,产生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三、计提折旧的方法与计算
折旧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以下是直线法的示例:
年份 | 期初账面价值(元) | 年折旧额(元) | 期末账面价值(元) |
1 | 100,000 | 10,000 | 90,000 |
2 | 90,000 | 10,000 | 80,000 |
... | ... | ... | ... |
n | 10,000 | 10,000 | 0 |
注:假设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四、特殊情况下的计提折旧
1. 融资租赁
对于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法律上所有权归出租方,但实质上承租方享有其使用权并承担风险与收益,因此应由承租方负责计提折旧。
2. 改良支出
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的改良支出,如果增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或延长了使用寿命,应当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并相应调整剩余使用年限和计提折旧额。
五、相关问答FAQs
Q1: 如果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未提足的折旧如何处理?

A1: 当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时,应将未提足的折旧额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因为固定资产已无法继续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剩余价值也无法准确估计,因此需要立即结清所有未计提的折旧,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Q2: 是否可以随意更改折旧方法和年限?
A2: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年限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改,但如果由于技术进步、市场环境变化或法律法规要求等原因,使得原有折旧政策不再适用,企业可以在经过充分论证和适当程序后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什么时候计提折旧”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