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时,可通过提交加班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讨回未支付的加班费。

在当今社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其中加班费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加班费不仅是对劳动者额外劳动时间的补偿,更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认可和尊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劳动者往往难以及时、足额地获得应有的加班费,面对这一困境,仲裁成为了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下面将探讨如何通过仲裁有效地讨回加班费,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1、明确加班费的法律依据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计算方法:平日加班支付基本工资150%的加班费;休息日加班且未安排补休,支付基本工资200%的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支付基本工资300%的薪资。
2、收集和保留证据
考勤记录:包括电子考勤记录、纸质签到表等,这些记录能够直接证明员工的出勤情况和加班时间。
加班通知:公司发布的加班通知或邮件,可以作为员工被要求加班的直接证据。
工作日志:员工自行记录的工作日志,详细记载每天的工作情况和加班时长。

同事证言:同事的证言或书面证明,可以补充证明员工的加班事实。
其他凭证:如公共交通工具的票据、出租车发票等,能够反映员工上下班时间的凭证。
3、申请劳动仲裁的步骤
确定管辖权: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注册地址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书:书面申请应包括职工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邮编、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单位当事人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方式和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以及具体的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准备材料:提供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加班证据(如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等待受理: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4、仲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沟通:在仲裁过程中,与仲裁员保持良好的沟通,清晰陈述事实和理由。
遵守程序:严格按照仲裁程序进行,包括举证、质询、辩论等环节。
合理诉求:确保自己的诉求合理合法,避免提出过高或不切实际的要求。
心理准备:仲裁过程可能较长,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同时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结果的准备。
5、仲裁结果的处理
接受裁决:如果仲裁结果对劳动者有利,用人单位应按照裁决结果支付加班费。
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执行裁决: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6、相关FAQs
Q1: 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加班费怎么办?
A1: 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仲裁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加班事实和加班费未支付的情况。
Q2: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A2: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通常为劳动者的正常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具体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建议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律师以获取准确信息。
通过仲裁讨回加班费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申请仲裁前,劳动者应明确加班费的法律依据和计算方法,并收集和保留充分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求,了解仲裁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仲裁过程中,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与仲裁员沟通,并严格遵守仲裁程序是关键所在。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仲裁时加班费如何讨回”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