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劳动保障监察
一、概述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其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基本属性
法定性
所有劳动保障监察的规则都是直接由法律规定的,这意味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进行,确保执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行政性
劳动保障监察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行政力量,对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
专门性
劳动保障监察是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的,这些机构通常隶属于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
强制性
劳动保障监察具有国家强制力,被监察主体不得拒绝,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监察机关有权依法进行处理或处罚。

三、监察事项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以下事项实施监察:
- 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 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 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 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 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 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四、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还有一系列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等。
五、职责与权限
劳动保障监察员负责具体的监察工作,他们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勤政廉洁,保守秘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劳动保障监察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有关机关检举、控告。
六、FAQs
什么是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
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法定性、行政性、专门性和强制性。
劳动保障监察涵盖哪些主要事项?
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订立劳动合同、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支付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情况。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什么是劳动保障监察”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