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税基础是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通俗地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等于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则等于成本减去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这意味着,当企业确认一项负债时,其账面价值通常就是其计税基础,除非未来期间有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需要扣除。
表格对比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表格,用于对比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项目 | 定义 | 计算公式 |
资产计税基础 | 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负债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账面价值 -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应用举例
假设某公司购买了一台设备,成本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那么每年计提的折旧为10万元,如果税法也允许这台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并在税前扣除,那么该设备的计税基础在使用第一年年末就是90万元(100万元 - 10万元),第二年年末是80万元,以此类推。
对于负债而言,假设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如果税法规定借款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那么第一年年末该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95万元(100万元本金 + 5万元利息 - 5万元利息),第二年年末是90万元,第三年年末是85万元。
相关问答FAQs
Q1: 计税基础与会计处理中的账面价值有何区别?
A1: 计税基础与会计处理中的账面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账面价值通常指的是资产或负债在会计账簿上记录的价值,而计税基础则是从税收角度出发,考虑了税法规定的可抵扣或应纳税金额后的价值,两者可能因为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Q2: 如何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A2: 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需要参考税法的相关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其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而负债的计税基础则是其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具体计算方法可能因不同类型的资产或负债以及税法的具体规定而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计税基础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