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收货款在商品交付或服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预收货款是指企业在实际提供商品或服务之前,预先收到的款项,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预收货款在确认收入时需满足特定条件,本文将详细解析预收货款何时确认收入,并提供相关表格和FAQs以辅助理解。
一、预收货款确认收入的条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在以下条件满足时,应将预收账款确认为收入:
1、合同成立: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已经生效,并且合同条款明确,包括商品或服务的具体内容、数量、价格以及交付时间等。
2、控制权转移: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已从企业转移到客户,控制权的转移意味着客户已经开始享有商品或服务带来的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3、收入金额可靠计量:交易的价格或报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意味着交易的金额是确定的或者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估计。
4、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预期能够收到对价,即客户支付的款项,如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则不能确认收入。
5、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与交易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便合理配比收入和成本。
二、预收货款确认收入的时间点
条件 | 描述 | 确认收入的时间点 |
合同成立 | 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合同 | 合同签订之日 |
控制权转移 | 商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 | 交付之日 |
收入金额可靠计量 | 交易价格确定或可估计 | 价格确定之日 |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 预计能收到款项 | 收款之日 |
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 相关成本可以准确计算 | 成本发生之日 |
三、预收货款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
当满足上述条件时,企业应当将预收账款转入营业收入,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具体操作如下:

1、收到预收账款时:
-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 贷:预收账款
2、确认收入时:
- 借:预收账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结转成本时:

-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
四、案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合同约定总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3%,客户预付了30%的款项,即30万元,公司在发货后确认剩余款项,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1、收到预付款时:
- 借:银行存款 30万元
- 贷:预收账款 30万元
2、发货并确认收入时:
- 借:预收账款 70万元
- 贷:主营业务收入 61.95万元(=100万元/(1+13%))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05万元(=100万元×13%)
3、结转成本时:
-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万元(假设成本为50万元)
- 贷:库存商品 50万元
五、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 如果客户违约,预收款项如何处理?
A1: 如果客户违约,企业应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保留预收款项作为违约金,或者退还部分款项给客户,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保留预收款项:无需做额外会计分录。
退还部分款项:借:预收账款;贷:银行存款。
Q2: 如果预收款项不足以覆盖全部销售收入,怎么办?
A2: 如果预收款项不足以覆盖全部销售收入,企业应在确认收入时补足差额,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收到预收款项: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
确认收入时: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补足差额: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贷:预收账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预收货款的确认收入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预收货款什么时候确认收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