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五险,即社会保险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项保险是我国为保障职工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下是对五险的详细介绍: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为保障城镇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政府也会给予适当补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个人,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项目 | 详情 |
缴费比例 | 单位约20%,个人约8%(各地略有差异) |
领取条件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5年 |
计算方式 | 基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及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计算 |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旨在减轻参保人员因病就医的经济负担,它通过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以及政府的补助,形成医疗基金,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可以根据医保政策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项目 | 详情 |
缴费比例 | 单位约9.5%,个人约2%(含大病统筹),具体比例因地区而异 |
报销范围 | 涵盖门诊、住院、特殊病种等多种医疗费用 |
报销比例 | 根据医疗费用类型及金额,报销比例一般在50%-90%之间 |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为因非本人意愿原因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短期经济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辅助其再就业,失业人员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如参保满一年、非自愿离职等。
项目 | 详情 |
缴费比例 | 单位约1.5%,个人约0.5%(具体比例依地区政策而定) |
领取条件 | 参保满1年,非自愿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
领取期限 | 根据失业人员以往的缴费年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针对的是职工在工作期间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该保险完全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无需自付,一旦发生工伤事故,职工可获得医疗费用报销、伤残补偿或工亡赔偿等。
项目 | 详情 |
缴费比例 | 根据行业风险等级不同,单位缴费比例通常在0.2%-2%之间 |
覆盖范围 | 医疗费用、伤残补助、工亡赔偿等 |
申请流程 | 发生工伤后,需及时向社保部门申报,经认定后享受相应待遇 |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旨在保障女职工因怀孕、分娩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和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同样,此保险由单位缴纳,相关费用包括产前检查、分娩、产后康复及计划生育手术等。
项目 | 详情 |
缴费比例 | 单位约0.8%(各地区有所不同) |
产前检查费、分娩费、计划生育手术费及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 | |
享受条件 |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一定期限(通常为9-12个月) |
FAQs

Q1: 如果我换工作了,五险一金需要重新开户吗?
A1: 不需要,五险一金账户是跟随个人身份信息绑定的,即便更换工作单位,只需在新单位继续沿用原账户进行缴纳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转移接续手续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了解具体流程。
Q2: 自由职业者可以自己缴纳五险吗?
A2: 可以,自由职业者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社会保险,通常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具体操作需前往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咨询办理,并根据当地政策规定缴纳相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