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5s现场管理是什么

5S现场管理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5个项目的现场管理方法。

5S现场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起源与发展

- 5S起源于日本,最初是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提出了整理(SEIRI)、整顿(SEITON)两个S,后来随着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求,逐步拓展为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形成了现在的5S。

- 1986年,日本的5S著作问世,掀起了5S热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产品品质得以迅速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2、

整理(SEIRI):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整顿(SEITON):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明确标示,目的是不浪费时间寻找物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要点包括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科学合理地摆放物品,以及物品摆放目视化。

清扫(SEISO):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目的是清除“脏污”,保持现场干净、明亮,要点是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不依赖他人;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维护保养,清扫即点检;清扫也是为了改善,要查明地面飞屑和油水泄漏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目的是认真维护并坚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效果,使其保持最佳状态,要点是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劳动热情;工人本身也要保持形体和精神上的清洁。

素养(SHITSUKE):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每个人都成为有教养的人,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培养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意义是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身修养,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和作风,与企业共同进步。

3、推行目的

- 塑造企业形象,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能让顾客有信心,起到良好的口碑相传作用。

- 提升员工归属感,让员工从身边小事的变化上获得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易付出爱心与耐心。

- 提升效率,物品摆放有序,不用花时间寻找;好的工作情绪有助于提高效率。

- 保障品质,员工上下形成做事讲究的风气,品质自然有保障;机器设备的故障减少。

- 减少浪费,场所的浪费减少,节约空间和时间。

4、实施步骤

- 制订计划,责任到人,企业在总计划的基础上,每个月都要制订详细、具体的开展计划,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使计划真正能够指导和督促工作,建议每月初5S专项计划都要落实到各部门,各部门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自己的具体推行计划,再将计划落实到每位员工,即每项工作、每个区域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实行日检、周检制度。

- 正确处理“舍”、“得”关系,在空间上,清理物品,明确判断要与不要,不要的坚决舍弃,以增大空间、减少库存、寻找时间和故障、提升生产效率等,在时间上,合理安排任务,避免因忙碌而乱拿乱放工具等情况。

5、常用工具及方法

现场巡视:由5S管理推行组织、部门负责人或5S管理代表参与,在推进委员会成员或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对全公司范围进行巡视检查,指出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限期整改。

定点拍照:将改善前后两张照片冲印出来以后要对它们进行归纳对比,把两张照片一同贴在A4大小的纸上,并对改善前后的状况进行必要的文字描述,将用定点拍照归纳的改善事例展示在5S板报上,增强实施改善的员工的成就感,又能直观地告诉其他员工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问题票活动:适用于5S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制定活动的实施办法,明确问题及要张贴对象的范围,对问题票进行管理。

5S现场管理是一种源于日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方面,通过一系列步骤和方法来推行,旨在提升企业形象、员工归属感、工作效率、产品品质等多方面,减少浪费,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1566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