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人的公司可以做HR三支柱,但需根据业务需求、资源分配和组织文化来定制实施策略。

150人的公司是否可以做HR三支柱?
一个拥有150名员工的公司是否适合实施HR三支柱模型,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HR三支柱模型包括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专家中心(COE)和共享服务中心(SSC),其目的是通过组织能力再造让HR更好地为组织创造价值,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模块 | 详细内容 |
HR三支柱模型概述 | HR三支柱模型由戴维·尤里奇在1997年提出,旨在通过分层管理实现共享式HR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提高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该模型包括HRBP、COE和SSC三个子系统,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 |
适用条件 | HR三支柱模型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业务复杂且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似的企业,适合那些有庞大下属子公司或机构、员工数量众多、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中均设立人力资源部的企业,对于150人的公司而言,如果业务复杂度高且具备一定的资源投入能力,可以考虑实施HR三支柱模型。 |
实施步骤 | 1.调整HR部门职能类思维方式:建立完全业务导向和价值导向的工作理念。2.重构HR工作能力:围绕战略,根据BP、COE和SSC的工作职能,建立相应的胜任能力。3.明确HRBP的职能和定位:包括汇报关系,选拔最合适的人选。4.同步关注三支柱建设:避免过分关注BP而忽视COE和SSC的建设。5.建立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重构各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 |
挑战与注意事项 | 1.资金和时间投入:转型三支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时间周期至少3到5年。2.HR成员能力要求:HR三支柱下的每一个角色的能力都需要重构和提升。3.心理准备:三支柱建立后,工作方式会有较大变化,需做好心理准备。4.失败的风险:到目前为止,三支柱体系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
150人的公司在考虑实施HR三支柱模型时,需要综合评估公司的业务复杂度、资源投入能力和HR团队的专业水平,如果决定实施,应从调整HR部门职能类思维方式开始,逐步推进HRBP、COE和SSC的建设,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业务部门的紧密合作,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并有应对失败风险的心理准备。
相关问答FAQs:
问:150人的公司实施HR三支柱模型有哪些主要挑战?
答:主要挑战包括资金和时间的大量投入、HR团队成员能力的提升需求、工作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失败风险。
问:如何在150人的公司中有效实施HR三支柱模型?
答:可以从调整HR部门职能类思维方式开始,逐步推进HRBP、COE和SSC的建设,并与业务部门保持紧密合作,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并有应对失败风险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