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伪造资质入职后,能否追回已支付的工资?

伪造资质入职,若员工存在欺诈行为,公司可要求返还工资并追究法律责任。

在现代职场中,伪造资质入职的情况并不罕见,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还可能带来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伪造资质入职的法律后果

伪造资质入职的行为通常涉及欺诈手段,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该劳动合同无效,一旦发现员工伪造资质入职,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劳动者返还已支付的工资。

二、工资返还的具体处理

当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但数额需要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如果劳动者通过伪造资质获得了高于其实际能力的工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返还多领取的工资部分,在祝某诉某门诊部的案件中,法院判决祝某返还工资35000元。

三、典型案例分析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案例,以帮助理解伪造资质入职的法律后果和工资返还的处理方式:

1、祝某诉某门诊部劳动合同纠纷案:祝某伪造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入职某门诊部,从事医疗管理工作,后因体检协议造假被发现离职,法院判决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祝某返还在职期间的部分工资。

2、小赵学历造假案:小赵虚构硕士学历入职某电商公司,担任广告创意总监,公司发现其学历造假后,将其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小赵返还多领取的工资人民币29万余元。

3、陆某简历造假案:陆某虚构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入职北京某公司,担任创意中心总经理,公司发现其造假后,要求返还多付的工资款30万元,法院支持了公司的诉求。

四、相关问答FAQs

Q1: 员工伪造学历入职,公司能否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A1: 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公司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Q2: 如果员工伪造资质入职,公司能否追回已支付的工资?

A2: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但数额需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返还多领取的工资部分。

五、小编有话说

伪造资质入职不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还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作为求职者,应当如实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因一时的侥幸心理而造成长期的不良后果,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入职审查,通过背景调查等方式核实候选人的信息真实性,以降低招聘风险,诚信是职场的基石,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劳动关系才能长久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1435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