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增值税是增值税的一种,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生产型增值税是一种特殊的增值税形式,其核心在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以下是对生产型增值税的详细解释:
1、定义与特点
定义: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只允许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已纳税款,而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增值税。
特点: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其税基中包含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属于一种不彻底的增值税,但客观上可起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
2、历史背景与实施原因
历史背景:生产型增值税产生于要解决生产专业化过程中的重复课税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增值税制度迅速在全球推行,目前已有近140个国家和地区引入了这一税种。
实施原因:中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主要原因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防止财政收入下滑;二是当时中国正处于投资膨胀、经济过热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生产型增值税对投资膨胀具有紧缩效应。
3、影响与局限性
影响:生产型增值税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有助于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成熟,生产型增值税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步突出起来。
局限性:由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生产型增值税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导致企业税收负担较重,这种税制也不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改造。
4、转型与改革
转型背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开始探索增值税的转型改革,自2004年7月起,在东北地区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允许新购入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予以抵扣。
改革目标:增值税转型的终级目标是探索建立规范化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中性原则,避免税收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应有的扭曲,真正实现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公平。
5、国际比较
- 在国际实践中,采用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占统治地位,采用收入型的国家已经很少,而采用生产型增值税的国家则更为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消费型增值税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增值额,减少重复征税的问题,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生产型增值税是一种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实施原因的增值税类型,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多样化,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正在逐步推进增值税的转型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