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企业是指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创新能力强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其标准包括成立时间较短、年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等。

瞪羚企业是指那些已经跨越创业期“死亡谷”,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稳步进入高成长期,综合效益突出、行业影响力大、社会诚信度高、示范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成长性很高:瞪羚企业在成立后的几年内能够实现显著的增长,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雇员数量都保持高速增长。
2、创新能力强:这些企业在技术、商业模式或产业组织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模式。
3、专业领域新:瞪羚企业往往出现在新兴工业、信息技术、生物健康、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
4、发展潜力大:它们是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引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技术人才密集:瞪羚企业通常是高新技术行业的一部分,拥有密集的技术人才和专利资源。
瞪羚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认定标准(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相似):
定量指标
1、近一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大于2.5%的国家认定的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

2、成立时间与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
- 企业成立时间在15年内,四年前营业收入不少于一定金额(如1000万元),且近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且最近一年正增长。
- 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一定金额(如10亿元),且三年收入无大幅度下降。
- 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一定金额(如5亿元),且三年收入无大幅度下降。
3、成立时间与雇员复合增长率:
- 企业成立时间在15年内,四年前雇员总数不少于一定人数(如100人),且近四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且最近一年正增长。
定性指标
1、行业性质:非烟草、铁路、矿产资源、公共服务等垄断性行业企业,及房地产、基础建设、银行等行业。
2、企业性质:非大型央企、外企生产基地、分公司、销售公司、贸易公司。

3、管理制度与团队:申报企业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稳定的技术、经营管理团队,良好的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近三年内无任何不良征信记录、违法记录及重大环境、生产、质量安全事故。
4、其他要求:如持续经营三年以上,尚未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境外上市等。
瞪羚企业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可以分为产品型瞪羚企业、解决方案型瞪羚企业、平台型瞪羚企业和生态型瞪羚企业四种类型。
瞪羚企业与独角兽的区别
维度 | 瞪羚企业 | 独角兽 |
定义 | 跨过创业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的高成长企业 | 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 |
规模 | 中小型企业 | 大型企业 |
性质 | 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权、创新技术 | 私人控股的初创公司 |
特点 | 创新能力强、有活力,基于所拥有的高新技术高速发展 | 选择的市场大,对行业原有的规则进行了颠覆式创新 |
侧重点 | 创造伟大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培养 | 将巨额估值视为其业务中最重要的事情 |
所处领域 | 产业领域符合国家和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 高科技领域,互联网领域 |
员工流动率 | 较低,因为人们在工作中会感到更受重视 | 较高,因为寻找任何成长的机会 |
相关问答FAQs
Q1: 瞪羚企业如何申报?
A1: 瞪羚企业的申报通常遵循自愿原则,由企业自主申报,具体流程包括提交申报材料、经过相关部门审核、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不同地区的具体申报流程和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参考当地相关政策文件。
Q2: 瞪羚企业的有效期是多久?
A2: 瞪羚企业的有效期通常为1年,到期后企业需重新申报认定,如果评审达标,则继续保留瞪羚企业资格;否则,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小编有话说
瞪羚企业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不仅自身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培育和支持瞪羚企业,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瞪羚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作为支撑,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为瞪羚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