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可能会增加养老金,因为工作年限延长,缴费时间增加,但具体影响需根据政策和个人情况分析。

延迟退休政策自2025年1月起正式实施,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缴费年限的延长和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缴费年限的延长:根据现行的计发办法,每延长一年缴费,养老金待遇计发可增加1%,这意味着,如果个人选择延迟退休,其缴费年限将相应增加,从而直接提高其养老金待遇,如果某人原本计划在60岁退休,现在选择延迟到65岁退休,那么其缴费年限将增加5年,按照每年增加1%的待遇计算,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就会增加5%。
2、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增加: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个人将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这会导致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积累增加,由于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也会随着退休年龄的变化而调整(如从170个月变为164个月),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每月领取额也会相应提高。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些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假设某人原本计划在60岁退休,其基础养老金为8000元×(1+1.0)÷2×30年×1%=2400元/月,如果该人选择延迟退休至65岁,那么其基础养老金将变为8200元×(1+1.0)÷2×31年×1%=2542元/月,增加了142元/月,由于个人账户资金的增加和计发月数的减少,其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将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延迟退休政策还允许个人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选择退休时间,这意味着,除了因政策调整而自然延长的退休年龄外,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提前或延迟退休,这种弹性选择机制有助于保障个人的养老权益。
延迟退休政策通过延长缴费年限和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方式,提高了个人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具体增加的金额还需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政策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