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后办理离职手续。

劳动者个人提出终止劳动合同,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步骤和相关法律依据:
1、明确解除合同的意图:劳动者应首先明确自己想要终止劳动合同的意图,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的意愿。
2、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辞职信应包括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交接以及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等内容。
3、与用人单位进行评估和沟通:提出解除合同后,劳动者需要与用人单位进行评估和沟通,讨论合同解除的可行性、影响以及相关后果。
4、签订解除合同协议:如果双方达成一致,将签订正式的解除合同协议,该协议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解除合同的生效时间。
5、办理离职手续:在签订解除合同协议后,劳动者需要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办理离职手续,如交接工作、结算工资和福利等。
6、注意事项:
- 劳动者应提前准备好相关证据和资料,并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双方的理解一致。

- 尽量避免在敏感时期(如试用期、合同到期前等)提出解除合同,以降低风险。
-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等情况,损害劳动者重大利益的,劳动者辞职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7、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如赔偿金纠纷、劳动纠纷等,劳动者在实施上述流程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条款,并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
劳动者个人提出终止劳动合同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法律规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也需要注意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协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